【区县新闻】大理剑川:“果园+”种养结合模式助力经济生态双丰收
目录: 有关新闻报道           标签: 乡村振兴战略

深秋时节,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梅园村漫山遍野的果树上,苹果、桃子等早已经采摘完毕并销售一空,只剩下即将成熟的红雪梨挂满枝头。

剑川县金华镇梅园村有着悠久的苹果种植历史,“梅园苹果”一直是村里的产业名片。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,梅园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结合产业,积极实践“果木套种+林下家禽+林边种粮”的循环发展、绿色生态种养产业模式,让群众的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。

“我家发展林果种植业已经38年了,在20世纪70年代就种植了60多亩红富士苹果。那时种下的苹果树都已经老化,新换的苹果树也逐渐长成。目前,我家的果园里有苹果树200多棵、桃树2000多棵、梨树300多棵,经济效益不错,一年下来大约有12万元的收入。今年收获的桃子和苹果都已经卖完,就等着采摘红雪梨了。”梅园村新富果园负责人李玉芳介绍说。

果树成林、家禽满地是李玉芳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构想,在自己的苦心经营下,如今,美好愿景慢慢变成现实。李玉芳在果园里饲养了鸡、鸭等家禽,散养家禽以杂草和昆虫为食,既减少了果园的除草和除虫成本,又通过粪便为果树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。同时,李玉芳还在果林周边种植玉米等农作物,等入冬后,把玉米秆往果树根上一堆放,就是果树最好的养料。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果园的土地利用率,增加经济收益,还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提升。

目前,梅园村有经济林果地300亩,人均经济林果地面积0.27亩,通过“果园+”模式,梅园村林果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,有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
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