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贫开发政策贯彻落实
目录: 大理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志书年鉴           标签: 社会保障

扶贫开发政策贯彻落实


       1984年,永平县被列为不发达县,连续4年得到每年70万元的补助资金,对贫困地区的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基本农田地建设、小学危房改造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。

       1986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行动计划。对行政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、人均占有粮不足300公斤的实行开发式扶贫。青羊厂、抱龙、松坡、介面、世兴、瓦厂、狮子窝、大龙午、大坪坦、邑俚、贵口、安吉、羊街、六米、黑豆场、双河、栗树坪17个行政村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困村;古富、普渡、青禾早、初一铺、梅花、上寨、卓潘、沙鲁、普棚、金河、盘龙、炉塘、杨柳树、老鹰坡、瓦金、义路、岩北、七昌、岔路、阿林、阿波、文库、乐把、李子树、三村25个行政村被列为国家扶持的贫困村。

       1987年开始,永平县连续4年得到国家每年20万元的扶持资金。县委、县人民政府作出《关于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有关政策的规定》,制定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16条优惠政策。减免17个特困村的部分农业税,全部调减合同订购粮任务;部分调减25个贫困村的合同订购粮;取消特困村的军烈属优待金、民兵训练费、民办教师工资等提留款和国库券认购任务;对不通公路特困村购销的生产生活用品实行运费补助,对粮食加工困难的特困村给予粮食加工机械的实物补助,让贫困农户有更多的资金发展生产。

       1991年,永平县被列为省级贫困县,连续3年得到每年50万元扶持资金。对贫困地区农田水利、粮、烟、林产业和乡村公路、电力事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,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。

       1994年,国家“八七”扶贫攻坚计划中,永平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。国家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从特贫困村转移到民族乡,厂街乡、水泄乡、北斗乡、龙街乡被列为“八七”扶贫攻坚乡,连续3年每乡每年得到50万元的扶持资金,重点扶持农田水利、交通、电力、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设性和发展性项目。

       1997年,扶持重点又向原特贫困村倾斜,连续4年得到国家每年40万元的资金扶持,每年重点扶持2个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。

        2001年,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做重大调整,将贫困地区分为“两级”“两类”实施扶贫开发(“两级”: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,“两类”是重点扶持的行政村和50户以上村民小组实施温饱村建设)。永平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县;龙门乡的大龙午、李子树、大坪坦村,老街镇的卓潘、沙鲁村,曲硐镇的青羊厂、初一铺村,杉阳镇的东庄、岩硐、普棚村,永和乡的松坡、抱龙村,厂街乡的瓦畔、老鹰坡、瓦金、三村村,水泄乡的阿波、乐把、瓦厂、狮子窝村,龙街镇的安吉、上村、羊街、普渡村,北斗乡的黑豆场、栗树坪、双河、六米村,28个村委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村。同时开展温饱村示范建设,将龙门乡光映村马料田村民小组、石家村河对门村民小组、龙门村嘎角村民小组、官上村烂坝田村民小组,博南镇胜泉村麻地村民小组、老街办事处栗树地村民小组、桃新村大烂滩村民小组、新田村海子村民小组、曲硐村大坝田村民小组、花桥村芭蕉箐村民小组,杉阳镇杉阳村麦地三社村民小组、仁寿村龙台一社村民小组、兴隆村王村村民小组、小寨村代家桥村民小组、阿海寨村上节四社村民小组、永和村罗家箐村民小组、金河村烟子塘村民小组、盘龙村阿者路河村民小组,厂街乡岩北村高山村民小组、七昌村阿东地村民小组、岔路村稻田村民小组、炉塘村河边村民小组、杨柳树村河底村民小组、界面村新寨村民小组、义路村滴水箐村民小组,水泄乡瓦厂村乐广村民小组、阿林村大河村民小组、世兴村上羊厩房村民小组、咱咧村咱咧村民小组、文库村大歇厂村民小组、水泄村米路村民小组,龙街镇古富村下马路村民小组、龙街村曾家村民小组、邑俚村箐鸡窝村民小组、贵口村三社村民小组、田心村子马归村民小组、桂新村旧六五村民小组、青禾早村5社村民小组,北斗乡北斗村么者利村民小组、梅花村菖蒲塘村民小组、黄连村龙潭村民小组、新村河里兰村民小组、上寨村新楼房43个村民小组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温饱村建设。重点对列入规划的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村社公路建设、危旧住房改造、人畜饮水改善、农业产业发展等扶持。

       2005年,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并实施“一体两翼”扶贫模式,即以重点村建设为主体,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策略。永平采用以重点扶持村、温饱村50户以上自然村为单位的扶贫方式,重点扶持贫困户的产业发展、劳动力转移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。

       2006年,按照州委、州政府“抓两头,促中间”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和大理州扶贫开发“千村推进”五年行动规划,全县开始实施“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”工程。

       2007年,永平县被列为全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县,在大理州率先开展此项试点工作。3月29~30日,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到永平县观摩,分别到博南镇的初一铺村、青羊厂村参观扶贫开发“866”工程实施情况。2010年,全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会议在永平召开,先后有人民日报、经济日报、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进行采访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810.95万元,组织实施龙门乡大坪坦村、官上村,博南镇初一铺村、青羊厂村、卓潘村、东庄村,杉阳镇阿海寨村、盘龙村、抱龙村,水泄乡阿波村、世兴村,龙街镇上村村、羊街村、贵口村,厂街乡岔路村、老鹰坡村,北斗乡梅花村、新村村共45个行政村的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建设项目,共有22570户农户、91032人受益。

附件: